pH值和温度把控对洗涤究竟有多重要?

发表时间:2022-06-17 10:57

前言

众所周知,衣物洗护是机械力、水位、时间、温度、洗涤程序、水质、化学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洗衣过程作为一项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流程,要想获取理想的洗护效果,需要科学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类影响洗涤效果的因素。本文将通过天津伟力洗涤用品有限公司的专业分享着重分析其中与洗涤用水密切相关的两种因素——pH值以及洗涤温度。


pH值影响洗涤品质的原因分析

水作为织物洗涤的媒介,贯穿了洗涤流程中浸泡、预洗、主洗、漂洗、中和等一系列过程。它既是机械力传递的介质;也是温度传递的介质,既是化学反应的介质;也是承载污垢的介质,对决定洗涤质量好坏至关重要。


洗涤水质是否符合洗涤标准和要求,通常用pH值来作为洗涤溶液酸碱性的一个理化参数指标。室温环境下,pH通常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在25℃条件下,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


有研究表明:人体皮肤的平均pH值为5.75,呈弱酸性,具有自我净化的杀菌能力,它能抑制体表细菌的寄生。如果洗涤过程中pH值过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硬水),碱性残留与皮肤的酸性物质会发生中和反应,会引起皮肤干燥、产生刺激性、引起人体过敏和某些皮肤病,对皮肤造成损害。此外,碱性偏高的水质,还会导致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生成不溶性盐类在沉积在织物上,使织物发灰、发黄、色彩变暗、失去光泽,严重的甚至变硬、板结。


而水质如果偏酸,也会造成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人体皮肤对织物的酸性调节,更容易造成织物损伤,缩短织物使用寿命。可见,洗涤水质pH值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宜。

图片


不同纤维及污渍种类

需要关注不同的pH值

为什么洗衣时要关注洗涤剂及洗涤溶液的pH值?这是因为不同的纤维及污渍种类有不同的耐洗性质,影响最终的洗涤效果。


棉质纤维耐碱能力强、耐无机酸能力弱

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使用碱性的洗衣粉来洗涤又经济又干净,成本也最划算。普通的洗衣液、洗衣粉的碱性会控制在pH值≤10.5(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碱性偏高一些的洗涤剂产品,适合洗涤棉涤织物的服装。


羽绒类蛋白纤维,适宜用中性洗涤剂

中性洗涤剂一般由多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质溶剂、螯合剂等精制而成,具有优良的乳化、去除油污的能力。能够中和洗涤溶液中的碱性,降低对羽绒蛋白纤维的伤害,减少羽绒脆损发生几率。


真丝、羊毛纤维喜酸

洗涤真丝羊毛类织物时要采用温和的偏弱酸性或中性的洗涤剂来洗涤,因为真丝及纯毛纤维的染色大都采用酸性染料。所以处理污渍时同样道理也要用弱酸性的或中性、弱碱性的去渍产品来处理污渍,不然会造成纤维损伤。


锦纶及易掉色织物要选中性温和的化料

对色牢度差的织物进行洗涤,务必使用中性及温和的化料。特别脏的这类衣物可以采用温和的前处理剂预喷一下来解决洗净度问题。


重污的工服适宜选用碱性洗涤剂

重度污垢的形成往往融合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一种洗涤剂进行处理,这时,可以主要选择碱性洗涤剂,然后通过其它洗涤剂的复配加入调整来进行洗涤。


总之,洗涤剂及洗涤溶液的pH值关乎洗涤物成品的洗涤质量,是洗衣师必须关注的事项及要素。


主洗温度影响品质原因分析

温度对洗涤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好,但实际工作中却不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温度设置和控制。日常生活中,热水锅炉、太阳能热水器、蒸汽发生器、电热水器等都能制备热水。


洗衣时为什么要加温

洗涤剂里面的酶制剂及过氧化物(彩漂成分)需要40℃-50℃的水温才能更好溶解;表面活性剂也需要35℃的水温来溶解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一般而言,水温高时溶解度就大,水里所溶解的脏污量也相应较大,对污垢的转移就越有帮助,衣物就能洗得干净;反之洗净度就差。


以油脂类污垢为例:

图片


从上图所示可知,不同的油脂的凝固点温度也是不同的。如果洗涤温度过高,有可能会损伤织物纤维,而洗涤温度过低,又往往导致油污去除不彻底,同时也会加大洗涤剂的用量,增加使用成本。也就是说,在衣物洗涤过程中,去除各种污渍所需的温度实质上是不同的,需要结合衣物本身的材质,依据污渍种类和性质的凝固点温度和溶解温度进行适当的调节。


不同纤维纺织品的洗涤温度建议

通常,我们将洗涤温度定义为如下范围∶25℃以下为冷水、25℃为常温、30℃-40℃度为低温、50℃-65℃为中温、70℃-85℃为高温。常温水一般用来浸泡处理(不可揉搓、易掉色、丝毛类织物)小批量衣物或单件衣物;而大批量的洗涤则一定要有温度的要求。具体而言:


1)真丝、羊毛和醋酸酯纤维为30℃-40℃左右


2)聚酯纤维为40℃-50℃度左右


3)亚麻和棉、涤纤维为40℃-70℃左右


毛织品和丝织品用热水洗涤后缩水厉害,并会失去柔软和光泽,衣服变脆,所以宜用温水洗。羊毛不耐碱,在30℃以上的水溶液中要收缩变形,故洗涤水温不宜超过35℃,并建议使用中性洗涤剂进行洗涤。


一般说来,洗涤时水的温度高,洗涤剂溶解度高,去污效果好。但有的织物材料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选择洗涤剂需要因衣而异。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主洗温度相当高(如达到80℃),漂洗时注水又只有20℃~30℃时,那么此时大的温差会造成衣物皱褶产生及纤维缩变(尤其是纯涤织物会出现死褶)。因此在进行高温洗涤时,一定要注意温度的调节,当主洗程序结束时,不要急于排水,建议将冷水注入,将机内整体水温降到30-40℃时,再进行排水和下一步的漂洗。


案例分享:真丝拼色衣物串色救治

事故衣描述

衣服为100%真丝三色拼接款,肩部整体呈现白色,衣服中间主体部分为深绿色,裙装下摆为黑色,洗衣店洗涤后出现串色及色花现象。

图片


修复流程

1)首先,准备1盆热水、1盆冷水。用棉签(也可用干净排刷、毛笔)蘸取脱色剂(剂体呈深褐色),刷涂白色串色部分,刷涂过程中距离深色部分要预留1CM左右。进行干处理。


2)刷涂完成后,将刷涂部分浸入热水中浸泡10-15秒钟。


3)在冷水盆中按使用说明书加入一定比例的除锈剂、少量中和酸剂和彩色串色剂,配置成洗涤溶液,将完成浸泡的衣服取出,放入冷水溶液中反复投洗,直至投洗干净。


4)待衣服串色洗净,取出晾干即可。


该处理方式,运用了脱色剂的强还原性,有效清除串搭色的各种合成染料颜色,然后利用除锈剂中pH值<2.5的无机酸、缓蚀剂及去离子水中的活性成分以及终止脱色剂反应的特性,在适当的温度下,彻底清除污渍和脱色剂的残留,操作快捷方便,见效快速明显。


本文资料来源:天津伟力洗涤用品有限公司

企业观点,非洗涤视界立场


©2019 允威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